四川2020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發布時間:2020-05-20
5月12日,四川省級兩會閉幕。至此,“減稅降費”成為四川2020年地方兩會的熱詞之一,據了解,四川今年將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各地的減稅降費情況看,主要聚焦三個重點:一是確保防疫物資生產供應,二是推動復工復產,三是擴大投資拉動消費。目的在于應對疫情對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提振經濟發展動能和增強民眾信心,積極發揮地方主動發展優勢,保持各地經濟變動趨勢在可控范圍之內,更好地穩定全國經濟發展。
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19年,四川省將“穩增長”放在了突出位置,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及時召開全省重點項目、減稅降費助推工業高質量發展等現場會,其中新增減稅降費約800億元,多渠道開源節流挖潛增效。2020年落實民營經濟20條、緩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13條等政策措施,視情適當延長部分政策措施執行期限、擴大政策適用范圍,加大減負、金融、財稅等支持力度,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幫扶。
受疫情影響,今年各地都出臺了減免租金、稅收,減免和緩繳社保費用等稅費優惠政策,為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依群表示,此輪減稅降費政策的特點在于各地重視程度高、政策落地速度快、操作靈活性強、目標指向明確,財稅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協調聯動,政策的普惠性和扶持的專業性統籌結合,為有效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
“受疫情影響,公司的各項成本都在增加,比如物流成本、防疫成本、采購成本等。但是復工復產要有序推進,公司經營策略也要繼續執行,只能壓縮利潤空間。”成都市新筑路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賈秀英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引進的內嵌式中低速磁懸浮系統現階段重點向城市軌道交通及市域快軌應用領域推廣,目前正處于技術開發階段,研發費用高,前期資金投入大,造成增值稅留抵稅額較大。正巧這個時候,1900多萬元的退稅到賬了,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也為公司復工復產、科技研發增加了強勁動力。
國家稅務總局新津縣稅務局建立特快綠色通道,及時與金庫對接,利用電子化退稅形式,加快留抵退稅辦理進度。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退稅,讓企業感受到“稅務速度”與“稅務溫度”。
張依群表示,下一步,需要抓緊對減稅降費政策進行系統梳理,集中由地方政府統一出臺,同時,要將減稅降費與地方政府治理有效結合起來,以防控疫情和推動經濟增長為契機,以“放管服”改革為有效抓手,通過政府治理增強減稅降費效果的持續性、穩定性、有效性,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